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趣事 > 正文内容

崇祯为什么自杀(崇祯为什么自尽)

290DH2023年04月11日 00:16奇闻趣事70

当朋友们看到这个文章时想必是想要了解崇祯为什么自杀相关的知识,这里同时多从个角度为大家介绍崇祯为什么自尽相应的内容。

本文目录一览:

朱由检皇帝为什么选择自缢身亡呢?

崇祯皇帝为了君王殉社稷,不甘受辱于贼子。于是决计自杀。李自成军队攻破北京,崇祯拔剑出宫,先逼死皇后,手剑杀了几个贵妃,又砍向长平公主,对他叹息:“尔何苦生于帝王之家!”长平公主用手臂挡住,幸免于死。最后崇祯仓皇跑到景山一颗树下,自缢而亡。

另外,崇祯皇帝刚上来的时候打算中兴大明,宵旰宴食,励精图治,结果天下却越来越乱,最后弄得亡国。崇祯皇帝自以为断送了明朝三百年江山,无面目见祖宗,所以以死谢天下、谢万民,死时披发覆面。

崇祯帝是怎么死的?他是哪个朝代的?

崇祯皇帝是上吊自杀的,死得非常有尊严。他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因为朝廷太过腐败,又遭遇天灾,农民起义军四起,与此同时北方的满清也虎视眈眈,崇祯皇帝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最终被闯王李自成攻破都城,无奈之下只得自尽。

第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历任大明君主,哪怕极为昏庸的,也不会选择与敌人妥协,在当时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崇祯皇帝继位后得到的就是一个烂摊子,因为之前处理魏忠贤,令大明王朝元气大伤,偏偏又遇到了连年天灾,大明的国力受损,在这个时候还要面对北方的多尔衮,崇祯皇帝也觉得有心无力。闯王李自成又是一个出色的农民起义领导者,尤其是在最初阶段,他所率领的军队取得了节节胜利,崇祯皇帝无处可躲,作为天子也不愿意四处奔逃,所以一把火烧掉了皇宫,并在煤山自尽。

第二,手握重兵的吴三桂在山海关与满清对抗,这是明智之举,因为当时的满清政府正处在上升阶段,其国力十分强盛,而且拥有彪悍的骑兵,大明的军队无法与他们直接对抗,只能利用防守和红衣大炮,才能占据一定的优势,如果让满清政府的军队入关,大明王朝只会覆灭的更快,所以哪怕在最后关头,吴三桂都不敢抽出军队来救援崇祯皇帝。而后来的事情也证明,吴三桂的军队不如闯王李自成的军队强,但最强的还是满清政府的军队。

第三,表面上是闯王李自成攻破了都城,迫使崇祯皇帝自杀,实则是因为北方的满清政府给大明王朝带来了太大的压力,令都城的防御空虚,被闯王李自成钻了空子,所以满清政府也是罪魁祸首之一。

崇祯在面对李自成的议和,他为何要选择自杀?

李自成在打进北京之前,曾经派人去与大明朝廷谈,李自成是有议和的打算的。可是在面对李自成的议和时,崇祯却拒绝了,这导致他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只能选择自杀了。

崇祯之所以拒绝议和,原因很简单。李自成的要求崇祯是满足不了的,也就说李自成是漫天要价,欺负人,这是崇祯不能接受的。至于崇祯为何自杀?其实这和李自成的议和没有关系,主要是崇祯对当时的局势估计不清,导致北京很快的丢失,他只能自杀,无路可走了。

李自成向崇祯提出的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要求崇祯给他封地,说白了就是封他为异姓王。第二个条件是崇祯帝需要给李自成100万白银,来犒劳手下的众将士,第三、可以出兵为国而战,但是不奉旨觐见。

说白了,除了第三个条件崇祯可以答应,另外两个是办不到的。第一个对崇祯来说是痛苦的,毕竟大明没有异姓王的先例,这么搞是非常丢人的,尤其是大明的文官非常强势,他们也是不能接受的。第二个对崇祯来说是无奈的,他手里没有钱,根本拿不出来。

更加关键的是彼此双方是缺乏信任的,一旦崇祯满足了李自成的条件,李自成却不执行,继续和大明打仗,这个后果谁承担呢?再说了,崇祯当时还是有信心的,他不认为李自成能够攻破北京,这也是他的侥幸心理在作祟。

至于崇祯的自杀,与议和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还是那句话,崇祯对局势估计不足,如果他要知道结局会是这样,那么他或许跑得比谁都会快。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崇祯在北京城破后,走投无路了,这个时候去议和没有了意义,南下也失去了路线和希望,自杀是他唯一的一条路了。

崇祯皇帝为什么自杀?

明成祖朱棣曾有训:“文死谏,武死战,国君死社稷。”当时,李自成围困北京,京中只有腐朽多年的三大营据守,不足当李自成。崇祯曾想出战,却因胆怯错过最佳时机,致使外城陷落。当是时,孙传庭战死,关宁铁骑不能来救(抵御清军),大明无将可用,无兵可调,全无退路,观乎京师,已是岌岌可危。如此危急时刻,众臣不思如何报国,却一心想着向大清出卖皇帝以换得退路。在最后,崇祯在景阳殿敲响了大钟,试图召集群臣商议后事,却无人前来,悲伤的崇祯决定践行成祖祖训,带着王承恩上了煤山,自尽身亡。

以下是摘录的内容,崇祯自杀前夕和自杀时:

1644年3月16日,崇祯刚刚被太监侍候着穿好龙袍,这时有太监来报:“皇上,李自成所率的叛军打到昌平了”,崇祯大惊失色,无奈之下,只好召集群臣,商讨对策。然而,大殿上静寂无声,好久没有人说话,后来,不知哪位大臣哭出声来,接着哭声连成一片。崇祯拍案大怒,才喝住了哭声。

不久,昌平失守的消息传来,一时间君臣大惊,大殿上悲凉的景象再次重现。

17日,北京城被围。而此时,负责北京城防的明军对起义军的围攻已无抵御之力。在这种情况下,崇祯自知已回天无力,召集群臣商议也是于事无补,大呼:“内外诸臣误我!误我”,然后,一边仰天长号,一边绕殿环走,不停地捶胸顿足,痛哭失声。整整折腾一夜,直至天明。

3月18日,天色刚黑,崇祯心神不宁地等着守城明军的消息。这时,有一个太监神色紧张地跑来,跪地向崇祯报告:“皇上,内城也被攻破了”,崇祯忙问:“守城的官兵到什么地方去了?守城提督李国祯又在哪里?为什么会守不住?”太监回答道:“守城的官兵早已逃散。”接着又说:“皇上您还是赶紧设法逃走吧”,崇祯还想再问一些情况,这名太监转身便逃。崇祯连喊几声,可那太监连头都不回便径自走了。

崇祯只得亲自带着太监王承恩,来到紫禁城的最高点——煤山。他放眼一看,只见京城内外,火光冲天,四周喊杀声阵阵传来,炮声也隆隆作响。见此,崇祯不禁仰天长叹,泪如雨下,很久才下山回乾清宫。回到乾清宫后,崇祯决定准备后事。他提笔亲手写下给内阁的谕旨:命成国公朱纯臣辅佐东宫太子,提督内外军务。然后命太监将谕旨送往内阁,可是,没多一会儿,太监跑回来报:“皇上,内阁中早已空空如也”,崇祯闻言,撂下笔,不禁感慨万分,想到以往的前呼后拥,想到以往的群臣跪拜、山呼万岁,看到今天的凄凉末日,崇祯再一次痛哭失声。这时,崇祯已经苦闷到了极点,对未来再也不抱任何幻想。

过了许久,崇祯愤然站了起来,他先把周皇后叫来,又让太监把袁贵妃叫来。此时,崇祯已是精疲力竭,状近疯狂。他大声叫喊要左右把酒送上来,连呼倒酒,一口气饮下了几十杯酒,然后又泪流满面地长叹道:“朕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负我百姓”,周皇后、袁贵妃见此,也陪着流泪不止。喝完这番悲怅失意的酒,崇祯又将太子慈、永王慈、定王慈炯召来,准备将他们托付给各自的外祖父家,希望能够给自己留下一点血脉。那时定王才13岁,永王12岁,对当时的险境还全不知情,身上穿的还是平时的华衣美服。见此,崇祯含泪说道:“皇儿啊,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不赶快将绸缎锦衣脱掉,这会给你们招来杀头的危险”,说完忙命左右寻来破衣,崇祯心情悲愤地对他们说:“大明社稷就要完结了,这实在是父皇的罪责和过失,但朕已经尽力了。皇儿们今天还是皇子,明日就是百姓了,在战乱离别的时候,千万要记得隐姓埋名,不要出头露面,见到年纪大的人要称呼他们长辈老翁,见到年纪轻的要喊他们伯伯叔叔。万一保全了性命,一定要给父母报仇雪恨呀!千万不要把父皇今天的告诫给忘掉了。”说罢,崇祯将他们紧紧地搂在怀中。对此,太子和两位皇子含泪应诺。周皇后上前搂住自己的亲生儿子太子和定王,又将田贵妃的儿子永王扯来,四个人哭成一团,最后三人由太监领出。

托孤的事情完了之后,崇祯转头对周皇后道:“大势已去,你作为皇后国母,应当自尽了。”周皇后听了,痛哭起来,说:“为妾侍奉陛下十八年了,最后,连劝你南迁的一句话你都不肯听,以至于到今日这步田地,这也是天命啊!今日能为大明社稷殉身,对我来说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1说完,周皇后径直跑回坤宁宫自尽身亡。这时,崇祯又赐白绫给袁贵妃以及西宫众嫔妃,对她们说:“皇宫马上就会被敌人攻破,嫔妃一定不能落到闯贼的手里。你们应当小心谨慎地守住贞节,以保全列祖列宗的礼制。”说完,崇祯挥挥手示意:“自尽吧”。

接着,崇祯又想到了公主。他想:“闯贼打进宫内,也不能让他们污辱了公主。”于是,崇祯提剑直奔宁寿宫长平公主的住处。长平公主见父皇满脸杀气地撞进来,便知道大事不妙,她扯着崇祯的衣襟大哭不止:“父皇,我是大明的公主、您的女儿啊!您不能杀我啊1听到女儿这般撕心裂肺的哭喊,崇祯心如刀绞。但有什么办法呢?崇祯“嗖”地一下拔出剑来,一边用袖子遮住自己的面孔,一边悲怅地喊道:“你为什么要生到我的家中1随后,手起剑落,一剑砍去!长平公主被吓呆了,本能地举起胳膊去挡剑,结果被砍断右臂,昏倒在地上。这时,崇祯皇帝的脸上、身上到处溅满了女儿的鲜血,可这位皇上已经形同无心的铁皮人,完完全全地没有了感觉。

接着,崇祯皇帝又来到了*昭仁公主的住处,他不顾女儿的苦苦哀求,不顾宫女嫔妃们的拼命阻拦,像个杀红了眼的恶魔一样,一把将昭仁公主抓在手里,没容她再作挣扎,剑已刺进公主的胸膛。杀完公主后,崇祯又径直来到坤宁宫,刚进大殿,便有一个宫女向他报告说:“周皇后自缢了”,崇祯面无表情地走上前去,抬起手摸摸周皇后的尸体,已经凉了,只听他喃喃地说:“好……好……”接着又转身来到了西宫。不知为什么,当崇祯走进大殿时,袁贵妃自缢的绳子突然断了,整个人跌在地上。崇祯见状,二话没说,拔剑连刺三下,袁贵妃也倒地身亡。

这时,来了一个太监向他报告:“郭宁妃、庄妃割脉而亡;李淑妃、吴康妃跳水而死;王贤妃、郑裕妃等五人准备出逃,已经被擒。”崇祯听后大怒,命令将这五名妃子带到他面前,然后,他手持长剑,一个一个全部杀死。

此时,崇祯的精神已经完全崩溃,杀完亲人嫔妃,他茫然地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沾满鲜血的长剑和衣襟,整个人都痴了过去。这时,“轰”的一声炮响,崇祯皇帝猛然惊醒,他这才发觉已经是半夜了。他知道,下一个该死的是他自己了。他叫来大太监王承恩,吩咐他准备行装,崇祯自己也换上了便装。

之后,崇祯和王承恩混在太监中,出了东华门,来到朝阳门,但城门却被严密把守。王承恩只好假说奉命出城,但守城门的人却请他到天亮时验明身份再出城。无奈之下,崇祯和王承恩只得由胡同绕出紫禁城,奔向正阳门。在那里,只见三盏白灯高悬在城门之上,王承恩小心翼翼地说:“皇上,正阳门已被叛军攻陷,咱们转向安定门吧”此时,崇祯早已龙颜扫地,一路上缄口无言,由王承恩搀扶着,主仆二人又朝安定门走去。可到那儿一看,安定门城门紧闭,根本无法开启。这时天色已亮,崇祯长叹一声道:“走不了啦,回宫吧。”不过,回宫前,崇祯还心存侥幸,执意来到皇极殿前,亲自敲响了景阳大钟,他想召集群臣,再商出逃之计。但大钟响了好久,也不见有人前来。

此时,大臣们早已逃之夭夭,哪还能听到皇帝的召唤。崇祯大骂百官贪生怕死,该杀!走投无路之下,崇祯已无意再回皇宫,只想一死了之。他命王承恩在前,他踉跄跟在后面,主仆二人登上了煤山山顶。

经过一夜的奔波,这时的崇祯已是狼狈不堪:身上只穿着白色内衣,长发披散,右脚光着,只有左脚还穿着一只鞋。来到山顶寿皇亭,崇祯回首望去,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崇祯知道北京已完全陷落,不由感到万分沮丧,更加心灰意冷,他用手扶着寿皇亭的柱子,不禁悲伤怨恨了起来:平时对大臣们都不错,可现在却没有一个人跟随在左右,真的是可怜可悲到极点了。想不到当年祖宗出于象征江山永固而堆筑的万寿山,竟然成了自己的葬身之地,两百多年的大明天下竟要在自己手里失去,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呢?想到这里,崇祯停了下来,伸手解下衣带,又用颤抖的手将它搭在寿皇亭下的一棵枯树的树枝上,然后转头吩咐王承恩:“等朕死后,要将朕的脸部遮盖起来,以示无脸面见列祖列宗之意。”然后,自缢而死。1644年3月16日,崇祯刚刚被太监侍候着穿好龙袍,这时有太监来报:“皇上,李自成所率的叛军打到昌平了”,崇祯大惊失色,无奈之下,只好召集群臣,商讨对策。然而,大殿上静寂无声,好久没有人说话,后来,不知哪位大臣哭出声来,接着哭声连成一片。崇祯拍案大怒,才喝住了哭声。

不久,昌平失守的消息传来,一时间君臣大惊,大殿上悲凉的景象再次重现。

17日,北京城被围。而此时,负责北京城防的明军对起义军的围攻已无抵御之力。在这种情况下,崇祯自知已回天无力,召集群臣商议也是于事无补,大呼:“内外诸臣误我!误我”,然后,一边仰天长号,一边绕殿环走,不停地捶胸顿足,痛哭失声。整整折腾一夜,直至天明。

3月18日,天色刚黑,崇祯心神不宁地等着守城明军的消息。这时,有一个太监神色紧张地跑来,跪地向崇祯报告:“皇上,内城也被攻破了”,崇祯忙问:“守城的官兵到什么地方去了?守城提督李国祯又在哪里?为什么会守不住?”太监回答道:“守城的官兵早已逃散。”接着又说:“皇上您还是赶紧设法逃走吧”,崇祯还想再问一些情况,这名太监转身便逃。崇祯连喊几声,可那太监连头都不回便径自走了。

崇祯只得亲自带着太监王承恩,来到紫禁城的最高点——煤山。他放眼一看,只见京城内外,火光冲天,四周喊杀声阵阵传来,炮声也隆隆作响。见此,崇祯不禁仰天长叹,泪如雨下,很久才下山回乾清宫。回到乾清宫后,崇祯决定准备后事。他提笔亲手写下给内阁的谕旨:命成国公朱纯臣辅佐东宫太子,提督内外军务。然后命太监将谕旨送往内阁,可是,没多一会儿,太监跑回来报:“皇上,内阁中早已空空如也”,崇祯闻言,撂下笔,不禁感慨万分,想到以往的前呼后拥,想到以往的群臣跪拜、山呼万岁,看到今天的凄凉末日,崇祯再一次痛哭失声。这时,崇祯已经苦闷到了极点,对未来再也不抱任何幻想。

过了许久,崇祯愤然站了起来,他先把周皇后叫来,又让太监把袁贵妃叫来。此时,崇祯已是精疲力竭,状近疯狂。他大声叫喊要左右把酒送上来,连呼倒酒,一口气饮下了几十杯酒,然后又泪流满面地长叹道:“朕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负我百姓”,周皇后、袁贵妃见此,也陪着流泪不止。喝完这番悲怅失意的酒,崇祯又将太子慈、永王慈、定王慈炯召来,准备将他们托付给各自的外祖父家,希望能够给自己留下一点血脉。那时定王才13岁,永王12岁,对当时的险境还全不知情,身上穿的还是平时的华衣美服。见此,崇祯含泪说道:“皇儿啊,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不赶快将绸缎锦衣脱掉,这会给你们招来杀头的危险”,说完忙命左右寻来破衣,崇祯心情悲愤地对他们说:“大明社稷就要完结了,这实在是父皇的罪责和过失,但朕已经尽力了。皇儿们今天还是皇子,明日就是百姓了,在战乱离别的时候,千万要记得隐姓埋名,不要出头露面,见到年纪大的人要称呼他们长辈老翁,见到年纪轻的要喊他们伯伯叔叔。万一保全了性命,一定要给父母报仇雪恨呀!千万不要把父皇今天的告诫给忘掉了。”说罢,崇祯将他们紧紧地搂在怀中。对此,太子和两位皇子含泪应诺。周皇后上前搂住自己的亲生儿子太子和定王,又将田贵妃的儿子永王扯来,四个人哭成一团,最后三人由太监领出。

托孤的事情完了之后,崇祯转头对周皇后道:“大势已去,你作为皇后国母,应当自尽了。”周皇后听了,痛哭起来,说:“为妾侍奉陛下十八年了,最后,连劝你南迁的一句话你都不肯听,以至于到今日这步田地,这也是天命啊!今日能为大明社稷殉身,对我来说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1说完,周皇后径直跑回坤宁宫自尽身亡。这时,崇祯又赐白绫给袁贵妃以及西宫众嫔妃,对她们说:“皇宫马上就会被敌人攻破,嫔妃一定不能落到闯贼的手里。你们应当小心谨慎地守住贞节,以保全列祖列宗的礼制。”说完,崇祯挥挥手示意:“自尽吧”。

接着,崇祯又想到了公主。他想:“闯贼打进宫内,也不能让他们污辱了公主。”于是,崇祯提剑直奔宁寿宫长平公主的住处。长平公主见父皇满脸杀气地撞进来,便知道大事不妙,她扯着崇祯的衣襟大哭不止:“父皇,我是大明的公主、您的女儿啊!您不能杀我啊1听到女儿这般撕心裂肺的哭喊,崇祯心如刀绞。但有什么办法呢?崇祯“嗖”地一下拔出剑来,一边用袖子遮住自己的面孔,一边悲怅地喊道:“你为什么要生到我的家中1随后,手起剑落,一剑砍去!长平公主被吓呆了,本能地举起胳膊去挡剑,结果被砍断右臂,昏倒在地上。这时,崇祯皇帝的脸上、身上到处溅满了女儿的鲜血,可这位皇上已经形同无心的铁皮人,完完全全地没有了感觉。

接着,崇祯皇帝又来到了*昭仁公主的住处,他不顾女儿的苦苦哀求,不顾宫女嫔妃们的拼命阻拦,像个杀红了眼的恶魔一样,一把将昭仁公主抓在手里,没容她再作挣扎,剑已刺进公主的胸膛。杀完公主后,崇祯又径直来到坤宁宫,刚进大殿,便有一个宫女向他报告说:“周皇后自缢了”,崇祯面无表情地走上前去,抬起手摸摸周皇后的尸体,已经凉了,只听他喃喃地说:“好……好……”接着又转身来到了西宫。不知为什么,当崇祯走进大殿时,袁贵妃自缢的绳子突然断了,整个人跌在地上。崇祯见状,二话没说,拔剑连刺三下,袁贵妃也倒地身亡。

这时,来了一个太监向他报告:“郭宁妃、庄妃割脉而亡;李淑妃、吴康妃跳水而死;王贤妃、郑裕妃等五人准备出逃,已经被擒。”崇祯听后大怒,命令将这五名妃子带到他面前,然后,他手持长剑,一个一个全部杀死。

此时,崇祯的精神已经完全崩溃,杀完亲人嫔妃,他茫然地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沾满鲜血的长剑和衣襟,整个人都痴了过去。这时,“轰”的一声炮响,崇祯皇帝猛然惊醒,他这才发觉已经是半夜了。他知道,下一个该死的是他自己了。他叫来大太监王承恩,吩咐他准备行装,崇祯自己也换上了便装。

之后,崇祯和王承恩混在太监中,出了东华门,来到朝阳门,但城门却被严密把守。王承恩只好假说奉命出城,但守城门的人却请他到天亮时验明身份再出城。无奈之下,崇祯和王承恩只得由胡同绕出紫禁城,奔向正阳门。在那里,只见三盏白灯高悬在城门之上,王承恩小心翼翼地说:“皇上,正阳门已被叛军攻陷,咱们转向安定门吧”此时,崇祯早已龙颜扫地,一路上缄口无言,由王承恩搀扶着,主仆二人又朝安定门走去。可到那儿一看,安定门城门紧闭,根本无法开启。这时天色已亮,崇祯长叹一声道:“走不了啦,回宫吧。”不过,回宫前,崇祯还心存侥幸,执意来到皇极殿前,亲自敲响了景阳大钟,他想召集群臣,再商出逃之计。但大钟响了好久,也不见有人前来。

此时,大臣们早已逃之夭夭,哪还能听到皇帝的召唤。崇祯大骂百官贪生怕死,该杀!走投无路之下,崇祯已无意再回皇宫,只想一死了之。他命王承恩在前,他踉跄跟在后面,主仆二人登上了煤山山顶。

经过一夜的奔波,这时的崇祯已是狼狈不堪:身上只穿着白色内衣,长发披散,右脚光着,只有左脚还穿着一只鞋。来到山顶寿皇亭,崇祯回首望去,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崇祯知道北京已完全陷落,不由感到万分沮丧,更加心灰意冷,他用手扶着寿皇亭的柱子,不禁悲伤怨恨了起来:平时对大臣们都不错,可现在却没有一个人跟随在左右,真的是可怜可悲到极点了。想不到当年祖宗出于象征江山永固而堆筑的万寿山,竟然成了自己的葬身之地,两百多年的大明天下竟要在自己手里失去,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呢?想到这里,崇祯停了下来,伸手解下衣带,又用颤抖的手将它搭在寿皇亭下的一棵枯树的树枝上,然后转头吩咐王承恩:“等朕死后,要将朕的脸部遮盖起来,以示无脸面见列祖列宗之意。”然后,自缢而死。

纵观崇祯失败自杀的原因有很多:崇祯帝其人,暴躁、多疑、固执,为人优柔寡断,没有主见。客观的说,他是一位勤政的皇帝,却不是一位好皇帝、好丈夫、好父亲。

崇祯17岁登基,甫一登基就朝中有魏忠贤与客氏乱政,北方满人、蒙古骚扰不断,东面倭寇之乱依然猖獗,南面少数民族、安南等属国不安分。在这种环境下,崇祯能顺利登基,铲除魏党,应该说他是有一定魄力和能力的。执政初期,他是明代除朱元璋外,对宦官依赖最少的一位皇帝。他每天坚持早朝、午会,每天工作不息。明史为证:崇祯去清宁宫拜望太妃刘氏,竟当着太妃面睡着,太妃命尚衣以衾覆之,待帝醒来,说道:“朕三日省文书,未曾合眼,不当之处,望太妃原谅。”长期以往,崇祯在30岁上已是满头白发。他少近女色,禁止后宫干政,衣食俭朴,应该说是不错的。最后崇祯守在北京,没有逃亡,自杀而死,遵守了成祖朱棣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训,他是个有担当有气节的人。

然而,崇祯多疑,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崇祯不是这样,因为多疑死在他手上的名臣数不可数。例如:袁崇焕、卢象升、陈新甲、曹文昭等......间接死在他手上的:孙承宗、孙传庭、毛文龙......这些人中,袁崇焕。孙传庭是明朝生存的关键,柿园一战,孙传庭身死,明亡。洪承畴的叛逃与崇祯也有关系,萨尔浒之战,洪承畴无兵可调,被迫投降。再者,崇祯固执,当是时,南迁南无疑是个好选择,但崇祯不顾形势,固守北京,导致最后明朝无主。第三,崇祯优柔寡断,与清议和是正确的选择,但崇祯再三摇摆,最后依然放弃,使明朝置于农民军与清军夹击之下,致使明亡。崇祯最后吊死梅山,皇后周氏上吊,长平公主被他断臂一只,昭仁公主被他杀死,三个皇子或下落不明,或被淸廷所杀。崇祯不能说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总结而言,崇祯要为明亡负责

关于崇祯为什么自杀和崇祯为什么自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290dh官方网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290dh.com/20728.html

分享给朋友:

“崇祯为什么自杀(崇祯为什么自尽)” 的相关文章

什么人体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什么人体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呢)

什么人体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什么人体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呢)

针对什么人体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这个问题,本文将综合不同朋友对这个什么人体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呢的知识为大家一起来解答,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1、人体的未解之谜 2、生命与水这课中的拟人句 3、人的体内还有多少未解之谜?拜托各位大神 4、人类十大未解之迷 5、人类大脑十大未解之...

太监为什么要被(太监为什么要被淹)

太监为什么要被(太监为什么要被淹)

针对太监为什么要被这个问题,本文将综合不同朋友对这个太监为什么要被淹的知识为大家一起来解答,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1、太监为什么会被割去那个啊? 2、太监为什么要被净身 3、太监为什么要被阉知乎 4、为什么古代太监要从小就被阉割? 5、太监为什么要净身 太监为什么会被割去...

女生怎么解决生理问题(月经期间女生怎么解决生理问题)

女生怎么解决生理问题(月经期间女生怎么解决生理问题)

当朋友们看到这个文章时想必是想要了解女生怎么解决生理问题相关的知识,这里同时多从个角度为大家介绍月经期间女生怎么解决生理问题相应的内容。 本文目录一览: 1、女生是如何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的? 2、离婚女人用什么解决生理问题? 3、不结婚的女人怎么解决生理问题,女人不结婚生理需求怎么办 4...

武则天墓像什么(武则天墓像什么动物)

武则天墓像什么(武则天墓像什么动物)

针对武则天墓像什么这个问题,本文将综合不同朋友对这个武则天墓像什么动物的知识为大家一起来解答,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1、武则天墓前六十一蕃臣像为什么没有头? 2、揭秘武则天无头石像、无字碑乾陵陵墓之谜 3、武则天墓前为什么有61个无头石人?他们是什么身份? 4、武则天墓前的61...

用6根筷子玩筷仙带图的怎么玩(六根筷子请筷仙原理)

用6根筷子玩筷仙带图的怎么玩(六根筷子请筷仙原理)

今天给各位分享用6根筷子玩筷仙带图的怎么玩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六根筷子请筷仙原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1、筷仙的玩法? 2、筷仙怎么玩??? 3、谁知道碟仙具体怎么玩? 筷仙呢? 4、笔仙、筷仙和碟仙的具体玩法。 筷仙的玩法? 请筷仙之...

武则天什么时候死的(武则天哪年死的)

武则天什么时候死的(武则天哪年死的)

今天和朋友们分享武则天什么时候死的相关的知识,相信大家通过本文介绍也能对武则天哪年死的有自已的收获和理解。自己轻松搞问题。本文目录一览: 1、武则天是什么时候死的?她的谥号是什么? 2、女皇武则天怎么死的? 3、武则天什么时候去世 4、武则天什么时候死的? 武则天是什么时候死的?她的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