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趣事 > 正文内容

韩王成是怎么死的(韩王成 韩王信)

290DH2023年04月03日 16:00奇闻趣事85

今天给各位分享韩王成是怎么死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韩王成 韩王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彭城之战,张良和韩信在哪,为何刘邦56万大军被项羽3万人杀败?

彭城之战是刘邦一生少有的惨败之仗,56万联军居然一战被项羽的3万人打得丢盔弃甲、一溃千里,刘邦不是有张良这样运筹帷幄的谋士和韩信这样战无不胜的将军,怎么还会在彭城遭遇如此的惨败,彭城之战时, 张良和韩信到底在不在彭城?

先说张良,张良在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就没有跟刘邦进入汉中,只是给刘邦出了一个计谋,叫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栈道,刘邦听从了,然后刘邦进入汉中,张良却跟着韩王成一起被项羽扣押了,因为项羽认为韩王成没有功劳,同时张良帮忙刘邦,因此不让韩王成归国,并把带他彭城杀害了。

张良终生的理想就是复国,现在韩王成被杀,张良也心灰意冷了,趁着项羽攻打北边齐国的机会,张良从小路逃走了,回到了刘邦那里,这个时候刘邦刚刚还定三秦,然后东出函谷关,于是张良开始专心辅佐刘邦,一直跟随刘邦到达彭城。

所以彭城之战时,张良就在彭城辅佐刘邦,史记也明确记载了张良跟随刘邦到达彭城,刘邦大败时,张良也逃到了下邑,这里是吕泽驻军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彭城的西边,离彭城有一百公里。

《史记 留侯世家》: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间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复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至彭城,汉败而还。

再说韩信,韩信在汉中被刘邦拜为大将军,随后跟随刘邦参与还定三秦之战,但刘邦没有让韩信率军,而是刘邦自己率军作战,韩信作为大将军只给刘邦提供计策,因为这个时候张良不在,陈平也没有投靠刘邦,刘邦身边缺少谋士,所以韩信就允当了刘邦的谋士。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整个还定三秦没有任何关于韩信的记载,而刘邦手下其他将领参与平定三秦的基本上都有记载,况且真实历史上也不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这都是虚构的,韩信真正率军作战的记载是从彭城之战后开始的,韩信参与了京索之战,收集溃兵,与其他汉军将领一起挡住了项羽的楚军。

楚汉战争初期,其实韩信一直是跟随刘邦的,关于韩信的行踪,看看韩信的传记就会明白,韩信的传记中明确地记载刘邦的行动,刘邦出陈仓,还定三秦,然后出函谷关,收复魏国、河南国、韩国、殷国,然后又联合齐国与赵国一起攻打楚国,直到打到彭城,然后汉军战败,韩信又收集了溃兵与刘邦在荥阳会合,参与京索之战,阻挡楚军进攻。

《史记 淮阴侯列传》: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这唯一的解释就是韩信一直跟随刘邦,只是充当谋士,没有独立领军作战,不然把这些刘邦的行踪记在淮阴侯列传中做什么,如果无关的话,不会记载的,况且韩信收复溃兵与刘邦会合,如果不是在刘邦军中,如何能收复溃兵?

所以彭城之战,韩信也在彭城辅佐刘邦,当时的彭城聚集了56万大军,而且刘邦还有韩信和张良两员大将,为何轻易被项羽这么少的人击败呢?

因为这一战,项羽的战略战术不仅超出了韩信和张良的想象,而且非常独特。

刘邦在彭城之战把重兵部署在彭城的北面,因为项羽在北边的齐地,但是项羽攻打彭城的路线却是先南下到彭城外围,然后不惊动刘邦军队,再继续西进,到达彭城的西北边,再冲破樊哙的防线南下,最终项羽到达彭城的西边。

项羽走了一条不同寻常路,因为彭城的西边是刘邦的退路,项羽一下子堵住了刘邦的退路,同时避开了刘邦防守相当严密的彭城北边,这叫避其锋芒,攻其弱点,然后项羽在彭城西边休息了一个晚上,天刚亮就发动了对彭城的攻击,刘邦措手不及。

要知道刘邦军队的主力全部摆在彭城以北,56万大军啊,想要换防或者调到部队到西边来战项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而项羽根本就不给刘邦机会,发动突然攻击,追着刘邦的指挥机构打,打乱了刘邦的指挥部,56万诸侯联军群龙无首,任由项羽军队屠杀,刘邦大败而逃。

此外,项羽率领的是3万骑兵,中原地区大规模骑兵作战,项羽是第一个,项羽的移动速度非常快,刘邦虽然知道有一支骑兵快速袭来,但并不知道这就是项羽的主力,这是一支以楼烦骑兵为主的精锐骑兵,项羽发动了一场闪电战,速度快也是项羽成功击败刘邦大军的关键。

所以综合起来,项羽击败刘邦主要是几个原因:避开汉军重兵,从薄弱环节或者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动突然袭击,利用骑兵快速突袭打击刘邦的指挥部,使56万大军陷入瘫痪,从而赢得绝对胜利,虽然项羽大胜,但是由于兵力太少,所以刘邦手下主要将领基本上没事,死的都是士卒。

项羽的这种作战战略,让张良和韩信也没有想到,或者他们有想劝说刘邦,刘邦没有听从,因为当时的刘邦已经头脑发热,要知道彭城可是项羽的都城,连西楚国的都城都拿了下来,刘邦能不兴奋,因此在都城夜夜欢呼饮酒,刘邦想着只要击败项羽,天下就是他的了,况且刘邦手上有56万大军,怕什么?怎么打也不会输,正是抱着这种思想,刘邦根本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也就导致最后的失败。

汉初三杰是指哪三个人?

“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

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

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扩展资料:

历史渊源

被刘邦亲自称之为“人杰”的三个人,均功劳盖世,日后刘邦对他们的处置方法却却大不相同。三杰之中,刘邦对韩信从来就没怎么放心过,对萧何也是疑神疑鬼,反而对张良则似乎从来都没疑心过。

究其原因,韩信手握兵权,而且攻齐之后又主动求封为齐王,犯了帝王家大忌,刘邦对他有疑心一点也不奇怪;萧何与刘邦同乡,在关中也是有着自己势力的,且深得民心,刘邦因此对他也一直放心不下。

而张良则是跟在刘邦身边的,淡泊名利的为人使刘邦对他相对放心得多,而且张良是外来户,不象萧何的根深蒂固,这也是日后刘邦有不同方式处置“三杰”的主要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初三杰

三次追随刘邦两次离开的名将张良,最后是怎么稳固关系的?

张良在下邳遇到了一段奇缘。在此碰到了黄石公,得授《太公兵法》,张良把此书研究的很深。但是黄石老人曾说自己当为帝师?这个帝师从哪说起呢,自己可是皇帝的仇人啊,咋就是帝师呢?张良不明白。

没几年,秦始皇死了,由于秦始皇时期的暴政,百姓的怨气积累,终于到了秦二世爆发了,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先挑起了起义的大旗,很快的,起义的风潮席卷全国。

张良也坐不住了,他组织了百十来号人,也开始干起义的大事。但是在那个时候,百十来人的起义部队,根本不算什么,千人万人的起义群落到处都是。

张良觉得自己的的这百十来号人很难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准备投靠当时更有实力的景驹,此时的景驹正在彭城(现在的徐州)举着义旗与秦军对抗。

就这样,张良率领着这百十来号人,赶去投奔景驹。

也是命运使然啊,景驹还没找到,张良却碰到了也想找景驹帮忙的刘邦。

张良一遇刘邦,成为刘邦的知已

刘邦当时虽然已经占了几座城,有了自己的一支队伍,但不小心,队伍出现了叛徒,原来刘邦的属下雍齿据丰降魏,和刘邦做对。刘邦屡攻不克,正想去找景驹帮忙,借点人马。

两支人马碰面,于是兵合一处,一起去找景驹。可是,还没有到彭城,一个坏消息传来,景驹那块,被项梁派兵给灭了。两人顿时有点傻眼。

都是抗秦的义军,免不了一番寒暄。这一交谈,刘邦和张良对上眼了,刘邦觉得自己这段时间以来,身边缺个参谋,打仗总是缺那么点啥。而张良则感觉,刘邦这个人不错,我之前拿《太公兵法》的内容和人聊天,这些人都不懂,就好象对牛弹琴。只有和刘邦聊,我说啥,他都觉得对。真是千金易得,知已难寻啊。这我还找啥景驹啊。我就跟着刘邦干得了。这是张良第一次跟随刘邦。

于是,张良也不去找景驹了,再说,也找不着了,他的部队,摇身一变,成了刘邦的人。张良也被刘邦任命为厩将(负责车马后勤方面工作的将领)。

既然项梁灭了景驹,刘邦想,干脆,我投奔项梁得了。于是,刘邦带着张良,投靠了项梁。成为项梁旗下的一支义军队伍。

离开刘邦,张良去搞自己的事业

第二年,项梁的队伍发展迅速,拥有五六万人马的规模。还立了楚王,以楚王的名义对抗秦朝。全国各地,也在纷纷闹独立,原来的六国旧势力,都在各自想办法复国。

张良此时,仍有一颗复韩的心。他找到了项梁,请求复立韩王,以便于树立更多的抗秦队伍。

在下邳时,张良因为救过项伯,就认识项梁。算是故识。项梁满口答应。

命人找到了韩王成,立为韩王,让张良当丞相。给他们一支队伍,回韩国故地发展。收复韩地,兴复韩国。

刘邦虽然很喜欢张良,但是张良现在的心还是在复韩的道路上,刘邦很无奈的向挥别。嘱咐张良一路保重。这是张良第一次离开刘邦。

张良二遇刘邦,五次献计帮刘邦灭秦与鸿门智斗

张良跟着韩王成回到了韩国的地界,开始收复韩国的行动。在颖川(今河南省禹州市)附近打游击,时而攻下几个城,时而又被秦军占领。处境很是艰难,没有什么发展。

正在这时,刘邦又来了。

原来,此时的革命形势又发生了变化。项梁在在一次和章邯的战斗中战死,楚怀王迅速掌控了局面。现在章邯又围了赵国义军所在的巨鹿。巨鹿方向派人向楚怀王求救。于是,楚怀王命令宋义带着项羽,范增去救赵。命令刘邦带着队伍西进灭秦,这不,刘邦一路快进,来到了原来韩国的地盘,又见到了张良。

张良重新见到了刘邦,可以说是又感慨,又委屈啊。离开了刘邦,自己跟着韩王发展,就是没啥建树啊。打不动啊。

刘邦告诉张良,不必担心,有哥在,保你满意。于是,刘邦出手,帮着拿下阳翟(韩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让韩王留守,自己则把张良借走了。这就是张良二随刘邦。

在张良的辅佐下,刘邦如虎添翼,进入了灭秦的快车道。

这一回,张良五次帮助刘邦,帮助刘邦灭掉了秦国,还在鸿门宴上脱身。

第一次,解围宛城之困,在宛城(河南南阳),因为南阳郡守据城固守,一时拿不下来,这让刘邦很焦急,一时没有主意,就想绕开此城继续西行。部队已经开拨,张良琢磨了一下,不对,于是阻止了刘邦。

张良的意见是:“虽然我们想急着进关,但现在秦军也还不少,都扼据险要之地。如果不拿下宛城,我们绕过去了,他们从背后追杀我们,可是不妙啊。”

刘邦一想,对啊。于是马上更换旗帜,悄悄又抄小路返回,包围宛城,接着,向宛城投入招降书,保证赦免全城军民,这一招奏效了,宛城投降,刘邦没有了西进的后顾之忧。并且,由于宛城以及南阳太守的投降,整个南阳郡的其他地方,也纷纷开始投降。

第二次,计夺峣关。部队继续向前,到了峣关。这一关,是守卫秦朝都城咸阳的最后一关,比宛城的守兵可多多了。刘邦到了后,想要率众强攻。再次被张良劝下。

张良这回的意见是:“强攻的话,你带的这点人,根本就不够,所以,还是要智取。”于是,刘邦再次采用之前的方法,劝降。果然,这一招又一次起作用,关内的守将愿意投降。

刘邦这就准备进关。但是张良却建议,守将要降,士兵不一定,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乘其不备,偷袭。于是,偷袭得手,秦军大败,退守蓝田(现在陕西蓝田县),刘邦带兵直追,在蓝田又把秦军打败。这下,完全扫除了进入咸阳的障碍。此时的秦王子婴料到不敌,素车白服,出城投降。大秦帝国灭亡了!

第三次,劝离王宫,使刘邦不至于得罪项羽。

刘邦到了咸阳宫,留连在宫内的豪奢美景中不想走。在樊哙和张良的建议下,刘邦封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霸上整治军队。等候项羽联军到来。

第四次,鸿门智逃。

张良怕刘邦的举动引出其他的麻烦,但项羽来到后,还是麻烦来了,项羽对于刘邦先入关中十分生气,对于刘邦紧闭关门则更加生气,下令军队做战斗准备。要攻打刘邦。这时的刘邦,在实力上,和项羽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还茫然不知项羽要来攻打。

而此时项羽阵营的项伯却着了急,项伯当年受张良恩惠,担心张良安危,于是悄悄进入刘邦军营,要救张良。张良顺势牵出了刘邦,于是刘邦和项伯求情,约好第二天到鸿门谢罪。

于是在第二天,刘邦在鸿门宴上,差点就要被刺,机智的张良,紧急时刻把樊哙叫了进来,帮刘邦挡剑,从而给刘邦赢得了时间。刘邦逃脱。

第五次,加封汉中与烧毁栈道。

鸿门宴后,刘邦分封十八路诸侯,把刘邦封到了四川。此时,张良又找到了项伯,让项伯去找项羽说情。为刘邦争取到了汉中封地,扩大了封地面积不说,还为后来出关与项羽争天下打下了基础。

刘邦将去四川就封。张良告诉刘邦,等到了汉中,过了栈道,便把栈道烧掉,以便于消除项羽的猜忌,表示无东顾之意。刘邦照做。项羽果然不再怀疑刘邦,东归楚地。

张良二次离开刘邦

分封以后,韩王成重新被分封,此时的张良再次离开刘邦,依旧实现自己的相韩梦。

于是刘邦去四川,张良跟着韩王到韩国故地。

谁知道,因为张良帮助刘邦的原因,韩王成被项羽猜忌。于是,项羽挟着韩王成和张良来到了彭城,并把韩王成杀死在彭城。张良相韩幻梦破灭,及时逃出了彭城。投奔刘邦。

张良三随刘邦,帮刘邦平定天下

张良这次再无其他的牵挂。开始一心一意的辅助刘邦,终助刘邦成就一番大业。

这一回,张良又给刘邦出了三大妙计,终于帮助刘邦平定项羽,成就帝业!

第一计,下邑之谋。当刘邦出关后,带着联军,占领空虚的彭城。但好景不长,马上被项羽回兵打散。刘邦这回是真正的见识到了项羽的厉害,一度灰心失落,想要就此罢兵。但被张良劝止了,张良给刘邦想出了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这就是一方面,联系九江王英布,和项羽对抗。另一方面,让韩信向北,扫平北方诸国,减少楚国盟友。这一计划实施后,韩信在北方一路横扫,平灭北方十余国。为刘邦统一天下扫除了除项羽外的几乎所有敌人。而英布则在项羽势力的腰部对项羽进行打击。让项说首尾无法相顾。最终让刘邦和项羽的对抗中,拖垮了项羽。

第二计,张良借箸谏阻分封

在和项羽的对抗中,有人建议刘邦要复立六国之后,多加分封。刘邦没加思索的同意了。张良听到消息后,大吃一惊。张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张良一连给刘邦举了八个实例,都是说不能分封的。终于说动刘邦。不再分想复立与分封之事,为汉王朝的统一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和阻力。

第三计,虚抚韩彭

韩信在灭掉齐国后,向刘邦发书,想做假齐王,把刘邦气的够呛。刘邦正要大骂,却被张良和陈平制止,刘邦对韩信的暂时妥协。居然笼住了韩信,成功地解决了汉内部的权位矛盾,赢得了楚汉天平上关键的一个筹码。当年二月,刘邦派张良拿着印绶去齐地封韩信为王,稳住韩信以后,楚汉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紧接着,在刘邦追击楚军时,又建议刘邦给韩信和彭越明确分封疆界,然后韩,彭来援助,并最终在垓下之围中,把项羽打败。刘邦统一全国。

最终,前202年(汉高祖五年)二月,刘邦正式即帝位,史称汉高祖。刘邦盛赞张良道:“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也凭着自己在刘邦征战过程中出谋划策之功,获封留侯。

刘邦成功之后,他的那些功臣们,结局怎么样?

刘邦的功臣,封侯的大多安然无恙,但前后分封的八位异姓王就没那么幸运了。

太祖高皇帝刘邦一统天下后,大封功臣,异姓诸侯王前后共有八位,而封侯者多达145人(仅有6位是亲属)。当时汉承秦制,天下共有三十六郡,除去诸侯王的封地后,仅剩下十五郡,其中还包含很多列候的食邑。

列土封疆,异姓王的存在对刘邦来说,始终是个不小的威胁。刘邦当初跟项羽分庭抗礼,兵戎相见,不得不拉拢收买一部分诸侯王。而这些诸侯王虽然奉刘邦为主,但他们拥兵自重,不服政令,尾大不掉。

燕王臧荼、卢绾的结局

刘邦在击灭项羽后不久,便开始了剪灭异姓王的军事行动,燕王臧荼便成为他的首选目标。臧荼原本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韩信在井陉之战俘斩代王陈馀,臧荼畏惧韩信,因此投降刘邦。楚汉战争时,臧荼没怎么出力,事后又听闻刘邦铲除项羽旧部,害怕自己被清算,于是在公元前202年农历七月反叛,结果刘邦亲征,三个月内便俘斩臧荼。

太尉卢绾是刘邦的发小,二人交情甚笃,平定臧荼叛乱后,卢绾被刘邦封为燕王。而卢绾看到此时异姓王,仅剩下他和长沙王吴芮,便担心刘邦会对他下手,于是派部下张胜出使匈奴,并包庇保护张胜的家人。结果事情败露,刘邦派兵北伐,卢绾带领部下投奔匈奴,并最终客死异乡。

刘邦

汉初三大名将的下场

韩信灭魏、破赵、胁燕、定齐,立下赫赫战功,向刘邦请命希望代理齐王。刘邦虽然气得直跳脚,但在陈平的劝说下,为了安抚韩信便封他为齐王。之后,刘邦在固陵被项羽击败时,韩信、彭越、英布都没有出兵支援。张良劝说刘邦增加异姓诸侯王的封地,所以韩信等人才率兵跟刘邦会合,因此刘邦对韩信、彭越、英布三人深恨不已。韩信、彭越先后被刘邦、吕后处决,而英布举兵起事过于仓促,兵败被杀。

逼反韩王信

韩王信跟韩信同名,为区分二人,便称其为韩王信。他是战国时代韩国君主韩襄王的孙子,曾跟张良拥立韩王成反秦起义,之后韩王信和张良又跟随刘邦入关,这期间韩王信还曾担任刘邦的汉王太尉。但韩王成被项羽所害,刘邦支持韩王信领兵回到韩地,消灭支持项羽的新韩王郑昌,刘邦因此封他的支持者太尉韩信为韩王。

韩王信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但刘邦对他还是不信任。前201年匈奴入侵,韩王信写信求援,但刘邦怀疑韩王信勾结匈奴,便派使者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心自己的安危,被刘邦逼反,于是勾结匈奴。刘邦亲征韩王信,重创他的军队,但在追击到平城时,被匈奴团团围住,史称白登之围。

公元前196年,这位诱反陈豨,多次联合匈奴南下攻汉的韩王信,在参合城被棘蒲侯柴武击败擒斩。

兵仙韩信

女婿也不放过

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娶了刘邦的长女鲁元公主,但刘邦总是看不起他。公元前200年,刘邦在路过赵国的外黄时,无端责难赵王张敖,张敖的部下贯高等人对此不满,打算派刺客谋害刘邦。不久事情败露,赵王张敖被牵扯其中,虽然查实此时张敖并不知情,但他还是被贬爵为宣平侯。

幸存的异姓诸侯王

而长沙王吴芮,他虽然是淮南王英布的岳丈,但在关键时刻跟英布划清界限。而且在楚汉相争时,吴芮率部主动投奔刘邦,并没有像韩信、彭越、英布那样要挟刘邦。刘邦对吴芮的第一印象比较好,而且吴芮发展经济,百姓对其赞颂有加。刘邦多次试探吴芮,但吴芮在张良的指点下,都能应付自如。吴芮为了让刘邦安心,将他封国内富庶的郡县都让给刘邦的子女当封地,自己部下的精兵,也都分给刘邦的堂兄荆王刘贾,吴芮的举动让刘邦和吕后安心放心,所以八个异姓王仅有吴芮一人得以保全。

刘邦和功臣们

总结:

异姓诸侯王的封国跨州连郡,他们盘根错节,手握重兵,威胁了西汉王朝的稳定,让汉高祖刘邦寝食难安,所以刘邦在消灭项羽后,开始着手剪灭异姓诸侯王。而那些被封侯的145位功臣,他们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手中并无兵权,所以刘邦只向威胁皇权的异姓诸侯王开刀,没对封侯的功臣下手。

张良搞过刘邦和郦食其还有萧何,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按照史料记载,张良的确是为刘邦做过很多谋划,于刘邦来说,张良的确很重要,但却不是唯一的,陈平、郦食其等人完全可以代替张良,但在张良的生命中,刘邦却是无可替代的,刘邦之外,张良曾两度辅佐韩王成,但都一事无成。

所以,张良那句「天以臣授陛下」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众所周知,若是没有刘邦的登坛拜将,或许韩信永远只能是普通将领,而实际上,若没有刘邦的三次接纳,张良也是个无人能识的谋臣罢了。

不止是在刘邦这里,就是在韩王成那里,张良也是很会做臣子的。

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史记·留侯世家》

为什么张良建议刘邦烧毁栈道呢?

因为张良想让全天下知道,汉王刘邦并无东还之心,汉王刘邦愿意老死蜀中。

我发现现在有很多人对张良的烧毁栈道赞不绝口,认为烧毁栈道帮刘邦麻痹了三秦王以及项羽,然而实际上,这只是烧毁栈道产生的效果,但并不是烧毁栈道的本意。

经过鸿门宴上的纠葛,项羽和刘邦已是面和心不和了。

而在鸿门宴前后帮了刘邦大忙的张良,必然遭到项羽的忌恨,张良是韩王成的司徒,以项羽小肚鸡肠的性格,必然会迁怒于韩王成。

为了使韩王成不受牵连,张良建议刘邦烧毁栈道。即,此时的张良并未把自己算作刘邦的臣子,所以利用刘邦烧毁栈道来帮韩王成。

良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项王不遣成之国,从与俱东。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史记·留侯世家》

这段记载明确指出了,张良劝说项羽,刘邦已经烧毁栈道,根本就没有东争天下的心思了。言外之意是希望项羽不要再难为韩王成了。

然而,张良失算了。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史记·留侯世家》

项羽得知刘邦没有东归之意,便确定韩王成失去靠山,于是先废掉韩王成的王位,继而搞死了韩王成。韩王成死,张良成了丧家之犬,只好再度投到汉王刘邦麾下,也从那时起,张良才一心一意地做刘邦臣子。

张良归汉,便排挤起同事郦食其来。

当时,郦食其受到刘邦的重用,面对强大的西楚,刘邦和郦食其商量削弱楚国的办法,郦食其献上一策。

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史记·留侯世家》

此计,张耳陈馀也给陈胜献过。

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甚至张良自己,也出过类似的计策。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史记·项羽本纪》

汉王刘邦在固陵吃了败仗,无力独吞项羽,甚至有被项羽翻盘的可能,这时候张良又叫刘邦大封诸侯了。而在汉三年,刘邦与项羽对战不利之时,张良是怎么说的呢?

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史记·留侯世家》

相似的计策,他张良献就是妙计,郦食其献,就是亡国之计,这真是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呀。张良这次痛批郦食其,其实是张良第二次搞郦食其。

第一次是在刘邦西进时,张良指名道姓地叫郦食其去做说客,说服秦将投降,郦食其说服成功,张良又让刘邦发兵攻打已经投降了的秦将,直接把郦食其搞成了言而无信的小人。

郦食其之外,张良怕是还搞过萧何,甚至也搞过韩信。

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是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御驾亲征,留守关中的群臣都为刘邦送行,送至灞上。

当时的张良正生着病,强打精神爬起来,到曲邮见了刘邦,跟刘邦说了两件事。第一件,请刘邦不要冲动,别跟英布硬碰硬;第二件,请刘邦立刘盈为将军,监管关中的兵卒。

第一件是为刘邦好,当时的刘邦已然年迈且病,若是在战场上受个伤,很有可能命丧疆场;第二件是为社稷好,刘邦在前线征战,后方空虚,若是哪个野心家趁机搞一把事,可以直接把刘盈掫下来。

谁有能力把刘盈掫下来呢?毫无疑问是萧何萧相国。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史记·萧相国世家》

在张良献策「令太子监关中兵」后,在外征战的刘邦竟然多次派使者无了解萧相国的所作所为。刘邦对萧何如此疑心,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哪怕汉三年,刘邦与项羽对战不利,也未如此疑心。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史记·萧相国世家》

虽然鲍生说刘邦已经疑心萧何了,但如果仔细琢磨刘邦的行为,可以发现,与其说刘邦疑心萧何,不如说担心萧何,担心萧何被人所蒙骗,所以极力地拉拢萧何。

而在汉十二年这次,刘邦却一点拉拢的表示都没有,这才是纯粹的怀疑。为什么刘邦会怀疑久经考验的萧何呢?

当然是因为张良献的计策了,张良用计策表明他张良是绝对忠心的,于是刘邦让张良做太子的老师兼谋士,以备不测。但却苦了萧何,也差点毁了刘邦和萧何几十年的友谊。

说张良搞刘邦,说张良搞郦食其,都是史书上记得明明白白的,说张良搞萧何,则只能是我们根据史书的记载进行推断,说张良搞韩信,则只能是大胆假设了。

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等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四年,韩信自请为齐假王,汉王怒,张良陈平则劝刘邦消消气,不跟韩信一般见识,以大局为重。张良、陈平的意见,在武臣自立为赵王时,房赐也跟陈涉讲过。

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余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史记·陈涉世家》

后来,刘邦在张良、陈平的建议下,撕毁和约,追击项羽,追到固陵,差点被项羽反杀,韩信、彭越等诸侯王又不到,于是张良建议刘邦大封韩信、彭越,韩信和彭越接到封赏,马不停蹄地赶来,与刘邦共会垓下,合力击项羽。

项羽自刎乌江后,刘邦又带着诸侯兵继续北上,略定了最后一个为项羽坚守的鲁城后,刘邦和诸侯军到达定陶,刘邦则突然闯入韩信的军营。

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夺韩信军队的事,到底是刘邦自己的主张,还是有人替刘邦谋划的呢?我们已不得而知。若是有人替刘邦谋划,这个人就极有可能是张良。

因为张良是个好臣子。

早在韩信自请齐假王时,张良就已经看出韩信有不臣之心,后来建议刘邦大封韩信,也不过是为一时之便利,待到韩信失去用处,张良便极有可能建议刘邦卸磨杀驴,夺去韩信的军队而保留韩信的封地,如此做,刘邦不算负义又敲打了韩信,韩信也是无话可说——因为韩信的兵权和军队本就是刘邦给的。

关于韩王成是怎么死的和韩王成 韩王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290dh官方网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290dh.com/19318.html

分享给朋友:

“韩王成是怎么死的(韩王成 韩王信)” 的相关文章

汉武帝有多少妃子(汉文帝有几个妃子)

汉武帝有多少妃子(汉文帝有几个妃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汉武帝有多少妃子,以及汉文帝有几个妃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汉武帝刘彻有多少妃嫔?相对来讲哪个更受宠? 2、汉武帝有几个妃子? 3、汉武帝刘彻,他一共有多少个老婆? 汉武帝刘彻有多少妃嫔?相对来讲哪个更受宠? 汉武帝是...

辩机和尚怎么死的(辩机和尚在哪个寺庙)

辩机和尚怎么死的(辩机和尚在哪个寺庙)

今天给各位分享辩机和尚怎么死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辩机和尚在哪个寺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1、身为一代高僧,为何却在闹市中被腰斩成两段,究竟犯了什么罪? 2、唐代僧人办机是怎么死的? 3、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4、武媚娘...

雷锋怎么死的的简单介绍

雷锋怎么死的的简单介绍

针对雷锋怎么死的这个问题,本文将综合不同朋友对这个的知识为大家一起来解答,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1、雷锋的死因? 2、雷锋是怎么死的? 3、雷锋是怎样因公殉职的? 4、雷锋是怎么牺牲的 5、雷锋叔叔是怎么去世的 6、雷锋的死因是什么? 雷锋的死因? 雷锋是在1962年...

牢房里的女人怎么自慰(坐牢想女人)

牢房里的女人怎么自慰(坐牢想女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牢房里的女人怎么自慰,以及坐牢想女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关于牢房里的女人怎么自慰和坐牢想女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埃及有多少金字塔(埃及有多少金字塔一共多重)

埃及有多少金字塔(埃及有多少金字塔一共多重)

当朋友们看到这个文章时想必是想要了解埃及有多少金字塔相关的知识,这里同时多从个角度为大家介绍埃及有多少金字塔一共多重相应的内容。 本文目录一览: 1、埃及一共有多少座金字塔? 2、金字塔只是一个名称,在埃及到底有多少座金字塔? 3、埃及有多少金字塔 4、埃及共多少座金字塔? 埃及一共有...

世界上什么跑车最贵(世界上最贵的跑车有多贵)

世界上什么跑车最贵(世界上最贵的跑车有多贵)

今天和朋友们分享世界上什么跑车最贵相关的知识,相信大家通过本文介绍也能对世界上最贵的跑车有多贵有自已的收获和理解。自己轻松搞问题。本文目录一览: 1、世界上最贵的10辆车 2、全球最贵的十大跑车是哪些 3、世界上最昂贵的跑车有哪些?第一名的跑车大概多少钱? 4、世界上最贵的车是哪辆?...